lost,lonelybear,lone,alone,getlost,迷失
「絲」生活告「白」

迷失 | 從孤獨到醒覺

迷失.

迷失 | 從孤獨到醒覺

lost,lonelybear,lone,alone,getlost,迷失
獨自一熊【Credit : ary600D】

迷失是很抽象,也同時是很軟弱的概念。軟弱到當要向別人坦誠在社會中迷失,就如要自願在叢林中裸跑,不能得到別人的同情,亦不能期望別人能理解。富人可以迷失,明星也可以迷失。他們迷失的時候,還有良好的生活條件,而對於世上另外九十%的人來說,在迷失之間,還要聽著耳旁煩人客戶和老闆的訴求。

白熊必須承認,這篇文只有一半是寫給你的,另一半則是寫給我自己的。我和你可能這剎那都依舊活在迷失當中,卻沒有方法以簡單的一言兩語將「感覺」很恰當地概括出來。我認為迷失不等同於不幸福,但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人雖然在走,腳下卻沒有路。空氣雖然在振動,聲音卻沒有回響。」

我嘗試把迷失的感覺利用故事寫出來,因為我想你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一個素未謀面的人,擁有可能與你同樣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然後起碼在這條交錯的路上,在此篇文到尾之前,你不用再孤單地走自己的路。我寫的這個故事,獻給為數不多,還願意慢慢看字的各位。


亦青被雙層巴士的震動喚醒。睜開疲憊的眼皮,窗外煙雨漫天,紅燈成陣。鄰座的大叔倒頭大睡,口中精華隨嘴角緩緩垂下,又偏偏被自己的皺西褲碰上,接觸處留下兩點深灰的痕跡。「要叫醒他嗎 ?」亦青思索數秒,發現自己根本沒半點怒氣,他稍稍移動了大叔的頭部,讓他歪著的頭靠著自己的肩膀。在這個獨特的時刻,亦青親切地體會到剛才發生的不是一個單獨發生的事件,而是人生一連串選擇的結果。從出生開始,一直向前走著走著,然後不自覺地成為了每天都要趕上這趟巴士的乘客,遇上了這滴原來屬於自己的唾液。

亦青昨天夜裡睡醒,眼裡的淚不能停歇。他發現社區雖大,肉體卻沒有一片容身之處,心靈更找不到一個歸宿。周遭如洪流猛虎的資訊未曾停歇一刻,單單是尾隨的浪花在岸邊就能把自己打倒。亦青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很久前的自己,最後想到了未來的自己,止不住身體的抖震。明明應該先不惑、後而立,他卻在迷宮的中心累了,想坐下來,不想再向前走。亦青依從著前人的路人走了廿年,現在卻不想成為廿年後的前人。他不知第二個出口是何樣、在何方,甚至是否只是另一條舊路。四壁逐漸地靠攏,迷宮的耳語卻一直跟亦青呢喃道:「循此路就可走到迷宮外」;或「剪開草叢就可以找到寶藏的捷徑」、或「剛剛又有誰爬上了迷宮的草牆,高叫迷宮不過是個幌子」。亦青被耳語逼得站起來,自己當然不能在此處停下,卻又不知如何向前。離開這裡,又會離途中那些曾經想走,卻未曾探索的路口,愈來愈遠。

不如就在這停下來吧 ? 亦青看向自己的雙手,考慮的同時,指縫裡的閃沙不斷向下掉,跌到地下,就變成灰塵。想到廿年後的某天,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人,那些曾經壯健的影子,會希望多點休息,不能再像「以前」,也就是不能回到「當下」。所以亦青知道自己應該開始「關心身邊」。但身邊的人,卻又正在向前走,很多友人己經悄無聲息地離開。戀愛、結婚、升職、置業,回頭一看,連那些灰塵都被風吹散,無影無蹤。

亦青年輕時就知道「寸金難買寸光陰」,因為記緊去珍惜青春,是每個成人都會說的事。但到自己也變成成人了,發現原來「記緊珍惜」也只是個假設,因為光陰即使記緊,也會消逝,是不能回購的珍貴資源。亦青每日失去九小時的「光陰」, 到最後連「寸金」也沒有換到。他意識到自己持續地做著這場虧本的生意,尤其是在那必需妥善保存的白紙合約上的都是一堆沒有任何價值的廢話。重複這種循環令亦青心累,甚至在夜裡開始討厭自己,怨恨自己的懦弱,此刻亦青心裡的黑,比黑夜更黑;未被填補的白,卻又被白絮更白。在這相衝的交界之中,他終於可以確切地理解到:「迷失」,這種狀態,有太多樣未能宣洩的情緒包含在內,像一個漩渦般要將自己殘存的靈魂吞噬。

「如何才能脫離?」,亦青反問了自己無數次。在馬路,在辦公室,在浴室中,他想不出有什麼法子了,就閉上眼,走進了自己的回憶,像舞者一樣去擴展肢體,去感受那些一直在夢中浮現的美好。亦青來到了果園,那裡最甜美的果實,只會結在不計較失敗,總能再次出發的綠樹上。樹從不問自己的根應伸到向方,而是一點點的撥開泥土,遇上石就轉彎,遇上牆就找縫。樹努力地做著樹應做的事,每清早流著屬於自己的汗水。樹的活法并不舒服,但它也總會在泥濘的困局中找到出口。發現那裡有一片未被開懇的水源,可以孕育出屬於自己,以至最後影響別人的果實。

迷失能從此打破嗎?亦青看向那個大叔的睡姿,冷靜的用手機將自己和大叔的睡姿拍下。相片裡兩人的粗面上,竟然都在此刻露出梨窩淺笑。


 

假如現在感到迷失,把淚流了不要怕,有機會寫下自己的想法,此刻的白熊永遠都在。

送一首歌給大家: A Million Dreams 

延伸閱讀:

https://mrpolarbear.blog/2018/04/22/%e4%ba%ba%e9%a1%9e%e5%a4%a7%e6%ad%b7%e5%8f%b2-%e6%9b%b8%e8%a9%95-%e4%ba%ba%e9%a1%9e%e4%b8%80%e7%9b%b4%e8%bf%bd%e6%b1%82%e7%9a%84%e6%98%af%e4%bb%80%e9%ba%bc%ef%bc%9f/

 

絲莉回應:什麼是「迷失」?我想「迷」大概是「迷路」的意思。若你對生活感到迷失,是否代表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必須依循着某軌道?然而,那條軌道是由誰定的?走上這條軌道,為的又是什麼?

媒體總是傾向稱呼某一類人為「成功人士」,比如是 25 歲前能置業的年青人。我們不停地有意無意被告知怎樣才算是「成功」,於是也自然地因循着社會為我們訂立的目標而活。Goffman 的 The Presentation of Everyday Life 又告訴我們,人總是很再意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繼而作出適合場景的表演。如果我們不需戴上面具,勉強把社會標準套在自己身上,「迷失」是否不存在呢?當我們掙扎於達成別人眼中的「成就」,如結婚、升職、生小孩、送小孩進名校時,又有否想過,這是你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嗎?

 

ʕᴥ· ʔ 搵我地歡迎係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