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髒話(粗口)心理學 | 四大道理講 “FXXX YOU!”
髒話(粗口)心理學 | 四大道理講 “FUCK YOU!”
*下文將有大量未過濾髒話,敬請注意。 – 絲莉&白熊
心理學家 Jay 發現,打從我們懂得說話那天,我們平生花 0.3% – 0.7% 的人生時間說髒話。這個數字看似雖小,卻不能忽視。問題來了:為什麼人會說髒話呢?
髒話 (粗口)的本質
髒話具冒犯性是人所共知,也就是社會上不被公眾接受的用語。它們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分別為宗教、性、排泄物及辱罵,隨時代不同,對人的冒犯的程度也大為不同。比如和身體部分有關的禁忌語,在莎士比亞的年代是無傷大雅的。但一些與宗教有關的禁忌語(如”Jesus Christ ! “),則與現在的” FXXk ” 的冒犯程度不相伯仲;而其他因種族歧岐視衍生的髒話,如( ChingChong , Yellowmonkey, Coon etc ) 則大多是近數代的產物。
當然說髒話雖令人難受,卻很自然的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這聽上去好像有點矛盾,但原來看過下面髒話的幾項好處,大概能解釋為何我們戒不了口。
髒話的四大好處 ?
一,講髒話可以保命 !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髒話示意着威脅。在狩獵採集的年代,當我們的祖先遇到預料之外的困境,或感到突如其來的痛楚時,平日不用的禁忌語便會衝口而出。這些語句可以警示潛在的危機和突發事件,好讓同伴保住小命。要有效引起同伴注意,狩獵採集者的禁忌語必須能引起聆聽者強烈的情緒。與其隨意大喊「石頭」、「木」等等中性字,他們傾向使用日常少用,並帶褻瀆意味的用詞,這才能短時間內激起聆聽者強烈的情緒反應。
(圖片來源:電影《九品芝麻官)
二,除了讓同伴保住小命外,說髒話也能幫助我們宣洩情感。粗言穢語能幫助人疏導憤怒及挫敗感,使人避免使用暴力發洩情緒。所以,下次有人用粗口辱罵你時,你應該心存感激 – 他最多也只是在言語上問候一下令堂,而沒有選擇動手把你打得七孔流血。大概粗言穢語也有利社會和諧吧。
髒話不僅能幫我們宣洩負面感覺,它們也可表達正面情緒。比較以下兩句話:「這拉麵真好吃」及「這拉麵真他媽的好吃」- 後者更強調了情緒上的反應。
(圖片來源)
三 ) 髒話也可舒緩痛楚。研究發現,當被測試者把手放在冰水時,說髒話的那組測試者比不能說髒話的那組測試者能忍受更長的時間。能說超過一種語言的測試者聲稱,當他們用母語說粗口時,他們感到更加滿足,也自信能承受更多苦楚。舉例說,假如你是香港人,說「X你老母」原來會比「操你媽」更親切。
四 )可能令你意想不到,髒話竟有利於我們的人際關係 。 原來比起不太說髒話的純潔姑娘,我們傾向覺得偶爾會說髒話的人更值得信賴。例如當我們友善地使用禁忌語:「小心啲啦,X」,會使人感受到你對他/她緊張的關注。當然,這一招也不是萬能,如果聆聽者本來就覺得髒話語冒犯到他們,那如何使用也只會有反效果。又如當你想跟黑人朋友建立關係時,放下一句N-Bomb,說對方是”Nxxxxr!”只會使你更惹人討厭吧。
以上列出的四大好處,並不是刻意鼓勵讀者說髒話,而是希望喚起對社會禁忌的反思。紋身、同性戀等的現象,和髒話一樣,被社會某部分人士視為犯禁。當我們排斥某些行為時,有否思考過到主流思想的理據是否站得住腳?假如你是一位老師,有一位男學生要求穿裙子上學,你能合理地解釋為何他不能這樣做嗎?
————————————————————————————–
參考資料: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39082467
https://www.scienceabc.com/eyeopeners/why-do-we-swear.html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why-do-we-swear/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