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
遊戲不是打機

Detroit Become Human | 一週目完結,四大疑問及深度評測 (少雷)

Detroit Become Human

在完成 《 Detroit: Become Human 》( DBH )一週目之後,心裡產生了對遊戲及劇情的數樣反思,白熊相信這也是遊戲發展商 ( QUANTIC DREAM ) 的希望,利用一個多結局的故事來帶動玩家進行深入的思考。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

遊戲裡面,玩家可分別透過操縱三個仿生人主角:KARA , MARKUS 與 CONNOR 以推進劇情,開始前先說一說一個你可能會問的問題:

 

Android ? Or Robot ?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
女:有人在叫我嗎?

 

首先《DBH》裡面以仿生人 (Android) 稱呼主角 ,而不是 Robot。白熊嘗試從網絡找到當中微細的差異:

Android : 以仿人為前題而設計,並與人形樣貌(或結構)相似,(及擁有/沒有與人類智慧相近)的機械體。

Droid : 與 android 共通,多用為 Android 的簡稱

Robot:不以人類外型/結構/智慧為前題建立的機械體。

Machine : 以能源作基礎以達到某一目的的工具統稱。

除此之外還有 CLONE ( 複製人 ) 、CYBORG ( 電子生化人) 、MUTANT (變種人) 等等 .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Doreamon1
熊:人類最終機械兵器示範圖

 

雖然有很多電影史上著名的 Robot ( C3PO, David, T-1000/ T-800 )也參考了人類的外型,但Robot 也可以指 如 ( Wall-E, R2D2, 叮噹 ) 等的非人型機械體。

由於 Android 的發明本來是「有意圖」去模仿人類的,如遊戲中Andorid 模仿人類血液所用到的藍營養液,所以遊戲標題中的 《 Become Human 》很有可能是仿生人的一個心理:

「既然 Android 與 人類之間既相似卻不同,到底 Android 要經歷什麼才可以 Become Human (成為人類) 呢?」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
Rick & Morty 中對自己的存在感到質疑的牛油傳遞機械人

《 DBH 》主線故事就是從這個命題開始發展,然後讓玩家根據自己的取向,選擇不同的經歷令 Android 變成人類 (也可以選擇渾渾噩噩,一成不變)。

然後還有很有趣的一點,因為 Android 在《DBH》 中是能完全理解人類語言邏輯,當遊戲中反對仿生人的角色稱呼他們為 Fxxking Machines /  Piece of plastics 時 ,其實就有點像是在吵架時罵對方「你這畜生 !」 一樣,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機」身攻擊 😂。 

 

Why Detroit ?  底特律是什麼 ? 

至於 Detroit,這個市的傳奇故事或許大家也略有所聞。假如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這個連結,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IROBOT,Kara,Markus,detroit,factory

《底特律:曾經的「汽車之城」,為何又成為「地獄之都」?

雖然 David Cage (Quantic Dream’s Director) 在訪問1中提到「認為底特律市的舊工廠與遊戲背景相當吻合 」,但選擇底特律市作為仿生人醒覺的大本營,也不禁令人懷疑是帶點影射。在現實中,底特律市作為一個發展新產業,最後從一個工業重城墜落到罪惡之城的縮影,也許未來的AI行業,也會令工人階級動蕩,做成某些城市甚至國家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


終於說到正題~

《Detroit Become Human》四大疑問位:

 

1。可以一打十的家居仿生人 Super Android  ?

 

在《DBH》裡面,相信各位玩家也會被每個仿生人的能力嚇到,不僅情感豐富,而且上天下海樣樣皆精。有些功能甚至與被設計的工種本身風馬牛不相及。例如以兩位本來為傭工的主角 ( KARA, MARKUS ) 為例,除了洗衫掃地唱兒歌外,還會: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IROBOT,Kara,Markus
熊:一枝穿雲箭,千君萬馬來相見

1. 擁有即時模擬未來的系統 ( 模擬過去的能力則多用於Connor 查案 ),完成電腦模擬後的行動準確率為100%

2. 高超的肉搏與槍枝的技巧 ( 閃避、奔跑、關節技、精準狙擊 )

3. 頭上的辨識圓環能被輕易解除,解除後樣貌與人類無異,易於隱藏

4. 頭髮變色,脫皮,易於隱藏

5. 強大儲存資料庫、高端電腦系統應用及程式破解能力

6. 可以主動解除其他仿生人警戒限制

7. 與生俱來的創作力與同情心

感覺如果這些仿生人在工廠時裝上防彈外甲及拿到槍枝,就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未來戰警了。 雖然威力絕不及與神級別的叮噹還是有點距離,但《DBH》裡的普通仿生人型號也不是 C3PO 那種走路一拐一拐的弱弱配角。至於第三點相信不少玩家也己經吐糟過,這麼容易就能用鉗無痕拆下來 ,那為啥要裝上去 ? 另外關於第七點,也與一般科幻小說對 Android 或 Robot 的認知不同。己經擁有創作力的仿生人,又豈會甘心服從( OBEY) 呢 ?  以這設定來說,Cyberlife 的超強大家用機械人,會進行反叛應該是意料中事了。

 

2. 可能存在的政府仿生人軍隊  ? A Possible Android Army ?

續上方的觀察,假如這些高效能的機械體己經普及到能在家用市場上架,而軍方本身竟沒有仿生人軍隊,其實說不過去。畢竟有什麼比可以不懼生死,絕對忠誠及沒有情感的士兵更具軍用價值 ?  

在坊間的科幻作品中,機械體/仿生人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生產者)。這點其實是參考了影響甚廣,由Isaac Asimov 建立的 “Handbook of Robotics ” 中的第一法則,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IROBOT

Asimov’s Laws :

  1.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2. A robot must obey the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3.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s.

 

雖然此法則及後有多種變化與詮譯,如當中 ( Human Being 還是 Humanity ? How much harm can be considered as a Injury ? )   不過似乎此法則在《DBH》裡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垃圾 😂。 自主攻擊人類的仿生人除了圓環變成短暫紅色後也不會當機,也不見有定位追蹤與保險線的設定。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IROBOT,Kara,Markus
你大我呀?

加上如果 Connor 有自己的配槍,就可以推斷《DBH》中的美國政府也沒有成立《仿生人槍械法案》來限制仿生人的槍枝使用權。

雖然故事裡并沒有提及軍裝仿生人的出現,但無可置疑政府其實擁有生產大量武裝仿生人的條件。這個假想軍隊的出現會直接影響整個仿生人革命軍聯盟(JERICHO)的故事,Markus 也當然會以得到此軍力作為首要目標,減低玩家去選擇赤手空拳對抗人類警察的動機 (和平路線)。 

那為何這枝仿生人軍隊沒有被提及呢?  

1.  如果仿生人軍隊出現,就會變成仿生人VS仿生人,而不是仿生人VS人類。

2. 如果仿生人軍隊出現,兩位主角應該一早掛掉。

另外也要考慮玩家的遊戲體驗……

 

3. 《 DBH 》 中的社會抗爭 ?  Social Movement in DBH ? 

白熊在第一段時提過《DBH》中三個主角的劇情,均回應了對仿生人成為人類(Become Human)時的疑問:

 

Kara :仿生人能否愛與被愛👩‍❤️‍👩 ? 

Connon : 仿生人能否同情 ❣? 

Markus  : 仿生人能否自主👮?

 

如果我們把Markus 的故事想廣一點,其實就像是一個社會運動的形成。

據 David F. Aberle(1966) 社會運動可以分為四類:

 

假如選擇激進路線的 Markus 就會像是 1789年法國大革命 或 1953年的七二六古巴革命,

通過武裝革命,與政府軍對抗,佔領地區,以推翻現有社會領導人。

假如選擇和平路線的 Markus 就會是 傾向於 2014年的台灣太陽花運動 、香港的雨傘運動或甘地的印度獨立運動,以不服從、絕食、罷工、抗議等等的手段,去改革社會規則。

網上有言論指,這遊戲根本不是關於A.I ,而是要傳達一個政治訊息:支持民族獨立、爭取自由等等,與近代西方一直強調的種族平等主義不謀而合。相信這點,也會令某些玩家身同感受。

 

4. 玩家是人類還是仿生人 ? Which side: Human or Android ? 

遊戲中有很多兩難的情景:包括應否拯救同伴、應否開槍殺人等等,但其中最有玩味的應該是那些與遊戲中人類利益有衝突的選擇。

如:

當 Markus 在廣場起義時

當 Connor 選擇是否射殺CHLOE 去得到調查的答案時

 

這時玩家的選擇 (現實人類) 其實是對抗遊戲中代表自己的群體 (遊戲中的人類)。

 

如果(仿生人)要求(遊戲中的人類) 承認他們的社會地位, 假如支持就必須要建設更多居所、充電站、確認仿生人婚姻權等等,這無疑是會削弱 (遊戲中的人類) 的福利、空間及資源。也正如現實社會中,2011 年起的歐洲移民危機,大量難民為逃避包括「伊斯蘭國」的戰火離開敘利亞,其中英國、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及西班牙拒絕難民入境,只有英國(最後因人道理由放寬收容額)。

 

Freedomforandroid, Detroitbecomehuman,detroit,kara,markus,jericho,detroitwalkthrough,detroitending,detroit心得,detroit攻略,Humanoid,buttermachine,rickandmorty,IROBOT,Kara,Markus,detroit,factory,Europerefuge,refuge

拒絕難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難民會聚集,難之管理,容易引起犯罪團體招徠等等

玩家會面對一方面希望仿生人(弱勢社群)能找回自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遊戲中的人類)失去對仿生人的控制權的兩難。這種掙扎我認為是《DBH》做得很好的賣點,比起控制角色對抗彊屍,還不如嘗試以對立角度,去挑戰作為人類自己的立場。值得加分 。

結語:

白熊特別鐘愛 《 DBH 》將所有遊戲可能性以列表列出,方便玩家重玩。包括可以體驗眾多平常人絕不會選的路線,如不救ALICE,或射殺舞女等等,據說還有隱藏稀有結局。看來還要花一大段時間才可以將整個世界觀體驗一次呢。

評分:

《 Detroit: Become Human 》 ⭐⭐⭐⭐   

Pros:

– An excellent game with countless options,  great music and scenery. 

Cons 

– Familiar A.I + Rebel Theme

– Inadequate outline of power between humans and androids

WhiteBear Meter : 75 

 


延伸閱讀: 

關於探究機械人/仿生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與哲學思考,還可以重溫以下一些黃金經典的 Science Fiction (Sci-Fi) :

著名的有關人工智慧體的科幻電影: (  Best Robot & Android Film Ranking )

Metropolis》《 A.I 》《Ghost in the shell》《Terminator》《Blade runner》

[ 熊:Starwars / Startrek / Transformer 之類的動作片類就不提了]

著名的有關人工智慧體的科幻小說: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by Philip K. Dick – 1968
《Cyborg》 by Martin Caidin  – 1972

 

其他參考連結: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b6-lLpfVw

2: https://www.engadget.com/2018/06/02/detroit-ps4-motor-city-realism/

ʕᴥ· ʔ 搵我地歡迎係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