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神》 無厘頭搞笑以外,你應該欣賞的是⋯⋯
《食神》 無厘頭搞笑以外,你應該欣賞的是⋯⋯
「爭咩呀?溝埋做瀨尿牛丸呀笨!」《食神》的金句,香港人都耳熟能詳。史提芬周的戲劇人生、火雞姐的情與義、方丈的千里傳音,稱得上港產片的經典。除了一連串有創意又抵死的笑料,電影的嚴密結構也同樣值得欣賞。
電影場景在廟街開始,也在廟街完結,開首和結尾出現的角色還是那幫小混混,首尾呼應相當明顯。苑瓊丹在《食神》內戲份不多,對白對情節發展似乎毫無貢獻,但她的存在對電影的首尾呼應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電影開場時,在廟街擺檔的神棍苑瓊丹對路過的田啟文講了一句:「先生,你額有朝天骨,眼中有靈光,何止仙人托世,簡直神仙下凡⋯⋯」驟眼看,她的對白看似是單純的無厘頭式搞笑。結尾時,苑瓊丹把相同的對白對另一個客人講多一遍,觀眾才發現電影開首的「神仙下凡」原來暗藏玄機,真亦假時假亦真。
《食神》的敍事手法更是棋高一著。倒敍法的應用在星爺的電影中並不多見,同年推出的《大內密探零零發》結尾的頒獎典禮就以倒敍法解釋了阿發的計謀,除此以外,星爺的電影大多以順序法呈現事態發展。《食神》開首用了倒敍法,史提芬周吃著火雞姐煮的嗱咋麵,憶起過去不可一世的自己如何由「食神」淪落為神僧鬼厭的過街老鼠。《食神》的下半部又再用到倒敍法,史提芬周與唐牛比賽時,憶起火雞姐和少林寺如何改變自己。兩次倒敍均以史提芬周的角度出發,主題都是「變」,第一次是外在的變,第二次是內在的變。兩次的倒敍法主題一致,提升了電影的結構層次。
《食神》裏出現了大量誇張又豪華的美食,但電影中最重要的菜式肯定是嗱喳麵及叉蛋飯。兩樣食身各出現兩次,每次出現都象徵史提芬周的不同狀況。嗱喳麵第一次出現時,尖酸刻薄的史提芬周推出刻骨銘心初戀金銀情侶套餐,藉此牟取暴利;第二次出現,史提芬周潦倒得要在廟街乞食。叉蛋飯第一次出現時,史提芬周與火雞姐剛相識;第二次出現時,史提芬周以為這輩子再也不會見到火雞姐。這兩項元素呼應電影「食」的主題,亦帶出兩次倒敍的重點 – 變化。
《食神》的奧妙之處,光看一次未必會領略。觀眾要看第二次,才猛然醒覺電影中某些看來不太重要的元素貫穿了整部電影,敍事手法亦經過精心佈局。比起一波又一波的笑料,電影慎密的舖排更具欣賞價值。
相關文章:
食神 – 史提芬周故意討厭
其他文章: